首页

【精品】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篇

读书笔记 |

时间:

2021-08-08

|

【www.n-37.com--读书笔记】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品】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篇

篇1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们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深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看莫高窟不是看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篇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中国有灿烂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事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珍贵典籍。作者最终写道: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是啊,看到这个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仅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把心灵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去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貌历史中,遨游畅想,这正是《文化苦旅》不一样于其他散文之处。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发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仔细读过读《文化苦旅》后,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

  因为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使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但如今的我们仍以过去的光辉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当历史倒转轮回时,我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屈辱?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明天的期望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当今的我们更应当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

篇3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好早就听说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记得第一次听说是从英语老师口中蹦出来的。这次,终于有机会拿起来读一读。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篇4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

  好早就听说了《文化苦旅》这本书,记得第一次听说是从英语老师口中蹦出来的.。这次,终于有机会拿起来读一读。

  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

  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或者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篇5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

  中国有灿烂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事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珍贵典籍。作者最终写道: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是啊,看到这个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仅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把心灵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去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貌历史中,遨游畅想,这正是《文化苦旅》不一样于其他散文之处。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发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我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仔细读过读《文化苦旅》后,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

  因为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使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但如今的我们仍以过去的光辉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当历史倒转轮回时,我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屈辱?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明天的期望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当今的我们更应当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

篇6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们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深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看莫高窟不是看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延伸阅读
翻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有一页令人哭笑不得的快乐扉页,它记载着我那次成功的尝试。[db:cate]
2021-12-01
记忆是彩云,五彩缤纷的;记忆是一个笔记本,记录着我的人生,记忆是贝壳,有五光十色[db:cate]
2021-11-15
“以明晰的理智探索历史,潜心思索半个世纪。渺小之物转瞬即逝,唯沧海桑田历久弥新。[db:cate]
2021-11-07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db:cate]
2021-11-06
午后的阳光洒在桌前,风,轻轻用嘴吹开那厚重的封面,斑驳的光影照在书上,书上的那幅[db:cate]
2021-11-04
《爱的教育》这本书妈妈早就给我买了,但是我一直没有时间看,现在刚好利用暑假时间进[db:cate]
2021-11-0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详细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db:cate]
2021-11-01
从教十五年,已经渐渐习惯了教师的各种工作,上课、备课、改作业,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db:cate]
2021-11-01
今天翻完了《山海经》陈成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因为《山海经》成书久远,且不是一个[db:cate]
2021-10-30
读了唤醒护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很沉重,这本书给我的感触还是颇深的,护理人不足,医[db:cate]
2021-10-30
  • 推荐访问